0

我有时在想,我小时候这么晚才学会说话,是不是要归因于闽南语难懂?

2年前 | 金刚王 | 239次围观

我有时在想,我小时候这么晚才学会说话,是不是要归因于闽南语晦涩难懂?小时候因身处闽南的环境中,自是无知无觉,现在回头看,真为自己称奇,原来自己竟然会一门外星人的语言。

据记载,闽南语可是唐朝和北宋的官方语言,当代闽南语仍保留了相当成分的中国古代特别是唐宋时期语言的语音、词汇,被称为中国古代汉语的活化石。

遥想偶像东坡居士,也会如现在的闽南人一样说:胡建人很有胡气?若果如此,古人的音调没有f的音,也没有翘舌了。然而到了现代,官方语言加了翘舌,还成了国语,当年的国语到了如今却式微?我想,闽南语没落大概是因为十分难学吧,其难度超过了同为南方语言的粤语。

老公来我老家后总结道:闽南语就是一门外语嘛,你们给所有物品都重新取了名,比如人叫狼,狼叫龙,龙叫鸟,鸟会叫!我不禁莞尔,仔细一想确实如此。是巧合吗?外地人一下子就看出端倪,而本地人浸淫其中并无感觉。原来闽南语发音和普通话完全是南辕北辙啊。

闽南语十分艰深难懂,我说了几十年,其实也就会一些皮毛,还有很多词汇用语不懂。闽南语的很多词汇,仍保留着古汉语的意义。如走,仍保留着古义“跑”。还有“汝吃未?”就是你吃了吗?这句仍保留文言文的倒装结构。

闽南语的发音难觅规律,不像普通话那么好掌握。普通话同样一个音,闽南语却有百种发音,比如闽南语日常用语视频,同样是shi这个音,诗,湿,实,石,史,事,是,普通话全是shi,而闽南语却千差万别,似乎不按套路出牌。

另外,普通话只有阴阳上去四个音,而闽南语却有八种音调,比音乐的音调还丰富,所以听闽南人讲话就像唱歌一样好听。我想,用闽南语说RAP一定很有感觉。这样的语言,可以表达亦强烈,亦真挚浓厚的感情。记得在厦门时,我舍友为求更快融入当地圈子,努力模仿厦门人的音调,确实不容易学,经常每句话结尾都要往上扬,语速也刻意放慢,显得很优雅温柔的样子。听厦门人讲话,对耳朵真是种享受。台湾人说话也一样,世人皆知最嗲的是台湾女人,很大部分原因是其说话绵软好听,林志玲的娃娃音便是。

还有,很多字的读音十分奇怪,是普通话所没有的发音,比如,我读goa,是读hio,清醒读jing hing,女婿读gia sai,晾读ne,硬读ghe,老公读ang。我看倒是更像日语。外地人想学闽南语,首先就会被这些怪异的读音难倒。不说别的,光光一个我字闽南语日常用语视频,要学会就得费老大劲。

闽南有非常多生动的谚语,凝聚着民间的智慧。一语双关,包含着人生哲理。比如以下一些谚语,细细品来,有趣味,也自嘲,也有些许心酸,自有闽南的地方特色,有些只有当地人能解其中趣味,说几个比较容易理解的:

1. 鸡仔飞上树——假鸟(嘲讽装模作样和喜欢多嘴的人)

2.无米加闰月—坏渡

3.飞机上错大树-----空砍

4.龟笑鳖无毛

5.台锅甲秋硅--存暖(意思是做事到了一半不能停,只能拼搏了)

6.稳龟(驼背)顶石板———着力不好看

还有闽南的一大瑰宝,闽南语歌曲,真的是道尽人生百态。曲调或绵软深情,或心酸苦情,或高昂激荡。歌词市井气息浓厚,多为思乡,爱情,奋斗,但也不乏低俗颓废的歌曲,什么命苦,失恋,金钱至上,只可惜了这么好的作曲。

如今普通话普及,当地年轻人都不怎么说闽南语了。家里和学校都讲普通话,除非孩子是老人带的,还会教一点闽南语。照这样下去,闽南语将后继无人。政府也意识到这点了,当地的公交地铁都会用闽南语报站,电视台有些节目用闽南语播出,希望年轻人多关注这古老又有趣的语言文化遗产。

标签: 闽南语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