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厉害:锡克人开瓶器 | 他们缠头,大胡子,但不是伊斯兰教徒

1年前 | 金刚王 | 84次围观

文明古国的文化总是丰富多彩的,比如印度。

在这个古老的亚洲文明里,宗教是深入每一个百姓内心深处的追求。宗教的这种影响力让印度成为世界上受宗教影响最深的国家之一,甚至还让印度获得了一个称号:

宗教博物馆。

中国人熟知的佛教就来自印度,而我们今天聊的,是自15世纪起出现在印度的宗教——锡克教。

言归正传,还是先来看看开瓶器吧。这枚开瓶器十分具有年代感,由手工打造而成,描绘了一位有着巨大“缠头”和浓密长须的老者形象。这是典型的锡克人,也就是锡克教徒。

对锡克人的了解,还得从名字的由来说起。

“锡克”一词来源于梵文,也就是佛教经典语言,也是印度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在梵文里“锡克”意为学生、信徒。

锡克教徒自称锡克人,它和中国一般以民族或地理位置代称不同,锡克人是以信仰代称。这种代称方式在西方世界比较普遍,例如穆斯林就是伊斯兰教徒的代称。

从我们的视角来理解锡克教和他们的信仰是比较复杂的,毕竟哪怕是在印度锡克教也是非常小众的教派。我们只能从一些特征中一窥这个群体的神秘。

锡克教徒有一个最典型的特征,就是缠头。在锡克人的习俗里,不论男性女性都是终生不理发的。为了保护头发,同样也为了方便日常生活,锡克人就把头发缠起来,用布包在头顶。这样,年纪越大的人,头上的缠头就越大,像开瓶器中这位老者,已经开始向上盘一个尖顶了。

缠头的习俗在世界上有两个宗教同时存在,一个是锡克教,而另一个是伊斯兰教。主要的区别在于,伊斯兰教的缠头是原型的,而锡克教的缠头在正面看有一个明显的“八”字。

关于为什么锡克人要缠头,还有一段有趣的历史。

锡克人生性倔强刚直。在历史上曾有一段时期印度被穆斯林统治。统治者希望区分出自己民族和被征服者的区别,于是禁止印度人缠头。但彪悍的锡克人依旧我行我素,你不让我缠头,我偏要缠,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抗争。

有趣的是,当穆斯林统治者离开印度,印度本土的穆斯林信徒也都渐渐不再缠头,而执着的锡克人却将这种传统习俗保留下来,一直到今天。

为了这个缠头,印度甚至出台了专门的政策。例如,普通印度人骑摩托车会被要求戴头盔,而锡克人缠了头戴不上去,就不用戴了。印度军队的士兵原本需要佩戴头盔,锡克人也免了。

当然,锡克人受到这样的特别对待并不单纯因为它们的彪悍、尚武,更多的还和他们的信仰有关。

锡克人十分勤劳,并且乐于互助。锡克人所在的旁遮普邦是印度最富裕的地区之一,就连农民的收入都是全国农民平均收入的一倍以上。

锡克人自己辛勤劳动,还特别鄙视乞丐。在这个群体里,一家有难不要紧,哪怕倾家荡产了锡克教女性,同为锡克人的街坊邻居亲朋好友都会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走出困境。但如果一个人因为不劳动而贫穷,整天以乞讨为生,会遭到所有同伴的鄙视。

在锡克教的教条里,乞讨并不符合教义。锡克人觉得乞丐都是社会的毒瘤,应该彻底铲除。加之锡克人男性高大威猛,又凶悍十足,印度的乞丐见到头上缠着布的锡克人往往都绕着走,绝不敢伸手要钱。

当然,这里要特别介绍一下印度普通人的生活。在印度,人们随时随地都会和乞丐打交道,因为在这里流传着一种说法:

要饭是神赋予穷人的权利,和其它工作一样,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所以你看,锡克人在印度是多么“另类”。

在今天的我们看来,锡克人遵循的很多教条都是非常正能量的。比如上面我们说的勤劳工作而不去乞讨,再比如,锡克人对弱小的保护。

别看这些大老爷们一个个凶巴巴的,那是对外人。打起仗来绝不手软。但对自己的女性、儿童,锡克人可谓护佑十足,绝不存在欺负弱小的情况。

在坚持种姓制度的印度,锡克人更是特别的呼吁人人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真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最特别的,还要说锡克人对神的理解。他们反对偶像崇拜锡克教女性,厌烦繁琐的祭祀,在寺庙里看不到一尊佛像,而是以一本圣典代之。

最后,锡克教有这样一条教规,值得学习:

禁止吸烟

本文发布于http://www.jgmcp.com/ 转载请注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