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历史】中国近代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妇女解放运动开始了

2年前 | 金刚王 | 257次围观

【1】

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初衷十分简单粗暴,就是“解放生产力”,第一波高潮发生在1930年代的中央苏区。

当时由于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围剿,导致男性劳动力奇缺。据史料统计,中央苏区核心区域——江西,1916年人口2509万,到1935年骤减到1569万,损失了一千万人口,几个红色大县人口损失都超过了一半,例如瑞金县人口由49万锐减到20万,宁都县人口由59万骤减至27万。

单纯的人口减少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损失的几乎全是青壮年男性劳动力,中央苏区1929年前后有35-40万人参加红军,战损率非常惊人,达到了九成以上。

对此毛教员专门做过调查,得到的数据是:兴国长岗乡16-45岁青年共733人,其中320人参加红军,在乡的413人中男性只有87人,男女比例高达1:4;才溪乡就更夸张,男女比例达到了夸张的1:8。

这两个样本基本代表了当时的现状,如果不把妇女充分动员起来,中央苏区的工农业生产就会垮掉。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近代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妇女解放运动开始了。(当然白区也有妇女解放运动,但不是一个概念,基本上就是学生喊喊口号、富家小姐搞个自由恋爱,成了小圈子的时髦,并没有普及到最广大的农村妇女。)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妇女解放运动中,中国农村妇女第一次拥有了人身自由权、土地财产权、婚姻自由权,生产热情空前高涨。1934年,中央苏区在男性人口损失严重的情况下,依然在逆境中开荒21万担,农业收成不减反增,粮食产量增加了一成。

但是妇女解放的意义还远不止此,由于获得了广大妇女的支持,男性参军的最大障碍也就随之解除,成就了中央红军奇高的忠诚度、强悍的战斗意志——毕竟仗打不好或者当了逃兵,回家是要跪搓衣板的。

不忘初心——回顾88年前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激情岁月

历史鉴真录,

江西共诞生325位开国将军,占全国开国将军总数的1/5,包括3位上将、38位中将、284位少将。其中,第一批授衔开国将军共798人,江西籍249人,占比达到31.2%。 抗美援朝三年间,先后有27个军、72位军长(政委)参加了轮战,其中有15个军的26个军长和政委来自江西。包括:被彭德怀誉为“万岁军”的38军军长梁兴初,抗美援朝志愿军牺牲的最高级将领67军军长李湘等。#历史#江西#知识分享官#热门@微信时刻

视频号

甚至连军队后勤问题也一并解决了,举个例子:在1933年江西第一次女工农妇代表大会上,249名妇女代表围绕拥军支前问题热烈讨论了整整7天,最终决定在年底前扩大红军35000人、做军鞋30万双。

广大妇女纷纷回家动员丈夫兄弟参军,农闲时把做军粮、制军鞋当成了最大的荣誉感来源。通过妇女解放运动,中央苏区战斗力在短期实现暴增,如果不是后期指挥失误,蒋介石还真未必能啃下这块硬骨头。

难怪在苏区采访的美国著名战地记者杰克·贝尔登惊呼:“由于他们找到了打开中国妇女之心的钥匙,所以也就找到了一把战胜蒋介石的钥匙。”

【2】

对中央苏区的妇女而言,幸福来得是太突然了。江西封建思想浓厚,直至今天仍然是全国重男轻女的重灾区。红军进来之前,这里的很多妇女生活状态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悲惨到什么程度?革命前的中央苏区,80%的农妇都是童养媳,在瑞金这个比例更是高达90%,民国初年司法部对上杭做过调查,发现有6个乡村家庭收养童养媳比例为100%。

在当时的江西农村,女性几乎都逃不脱童养媳或者卖为奴婢的命运——后来的新中国妇联主席、朱德妻子康克清,就当过童养媳。

妇女解放运动_英国妇女选举权运动_政治解放与人类解放

在这种风气下,女性的童年基本就在虐待、饥饿中度过,童养媳不仅要照顾小丈夫、也得承担起家庭丫鬟的角色,还没有半点反抗的空间。到了结婚的年纪,如果丈夫意外去世或者不愿回家,她只能和公鸡拜堂成亲,非常侮辱人格——简直比农奴还要悲惨。

在江西童养媳非常流行,妇女普遍不裹小脚妇女解放运动,因为还要下地做农活;也养成了一些地方男人好逸恶劳的歪风邪气,在他们眼中老婆就是丫鬟妇女解放运动,生来就是伺候自己的,稍不如意就往死里打。

种种原因叠加,造成苏区的妇女解放政策在这里的发展势头如干柴烈火——婚姻自由、平等分土地让很多童养媳直接出走成家,靠着他们多年磨炼的劳动技能迅速发光发热。

这些政策要是换在裹小脚的北方,可能还不太好使。不得不说,中央苏区最终在江西生根发芽,也是中国历史的一大幸运。

【3】

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是自上而下的,与西方女性思想觉醒导致的女权运动有本质区别,所以总有些声音在诋毁咱们的女权现状——这帮西方大爷们太自以为是,总觉得世界得按他们的标准来。自己都掉进人口负增长陷阱里火烧眉毛了,还自我感觉良好,有时候想想也挺可笑。

实际上中国人一直在用十分务实的态度对待妇女解放、女权问题,的确“解放生产力”听起来是没有“自由平等”高大上,但却切实解决了“如何平衡女性的个人追求与社会价值”这样一个旷世难题。

欧美女权过于将个人享受置于社会责任之上,结果福利越堆越高生育率却越来越低,这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显然不是一条理想的路线。

东亚文化圈就恰好相反,日韩至今还在流行着“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性别分工,这对广大女性同胞来说未免又太束手束脚。

1930年代,当中央苏区的妇女们在家操持家务、在外独当一面,最大程度解放了自己的“生产力”,就决定了中国妇女为自己选择了一条与欧美日韩都不一样的道路。

时至今日,在中华大地,无论城市乡村,妇女所承担的都远远大于半边天,男人往往只需要负责挣钱,而女人除了挣钱,还得兼顾其他一切。这其实和当年中央苏区探索出的分工模式,是一脉相承的。

她们成全了家庭,成全了社会,她们的“自由”与“自我”,不仅仅是那个狭隘的自己,她们有中国人特有的集体精神、奉献精神。

不忘初心——回顾88年前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的激情岁月

历史鉴真录,

男人中的周恩来,女人中的邓颖超,是历史公认的完美人格的代表;尤其是两人都位高权重而初心不改,更见难得!三八妇女节要到了,预祝“半边天”们节日快乐!#历史#三八妇女节#邓颖超#周恩来#知识分享官@微信时刻

视频号

正如苏区的成功表面上看是红军将士的拼命,实际上妇女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如今中国的成功,妇女做出的贡献,远远比大家想象的要大。

想想过去三十年顶起“世界第一制造业”的中国数亿农民工,背后站着多少位默默在家独当一面的妇女,大家或许就明白了。

如果按照西方的标准来看,中国妇女活得实在太累、得到的实在太少,但是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愿意为家庭牺牲小我并甘之如饴;不分男女,皆是如此。

这一点,自由散漫、自我中心的西方人可能永远也无法理解。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