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上海话里操练了一个学期的沪语小学堂能手

2年前 | 金刚王 | 251次围观

今天又是沪语考级日,图书馆里,小考官们按照“侬来唱”“侬来猜”“侬来讲”等三个区域,摆开课桌,等小伙伴们来接受考验。他们都是在“沪语小学堂”里操练了一个学期的沪语小能手。

“来上海话日常用语300句,侬来读读看迭首绕口令《山里有只庙》,开始——”四年级男生王彦哲像模像样地做起了考官。“‘只’发音还伐够标准。”听了考生的读音上海话日常用语300句,小王考官点评道。请他自己表演一段,小王考官一曲说唱《金陵塔》张口就来,字正腔圆。原来,虽然小王爷爷奶奶是绍兴人,但是,全家一直生活在老城厢的弄堂里,邻居之间交流用的都是上海话,小王自然而然地把上海话当成了自己的“第一生活语言”。在课堂上,他又跟着老师学了上海话儿歌和说唱,更加感觉出方言独有的味道。

千辛万苦拿到了“一级甲等”证书后,二年级男生程裕童和女生刘南希趴在隔壁桌,观看起了别人考试。上海话里,“搞七捻三”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一名小考生犯了难。“哦,吾晓得额!”程裕童转念一想,赶紧叮嘱伙伴们,“嘘,让伊自己想一想,伐要告诉伊!”小程说,爸爸妈妈工作上用的不是普通话就是英语,但是,从小外婆就有意识地跟他讲上海话,教他唱童谣,所以,今天遇到的俗语和童谣,对他来说不成问题。男生严恕仁妈妈是上海人,爸爸是福建人,除了会一口流利的上海话,他还学了不少爸爸家乡的语言,两种语言截然不同,他觉得挺好玩。“外头落雨了,吾帮侬搪一搪(注:普通话遮一遮的意思)。”考试结束,恰逢大雨如注,看见刘南希没带伞,程裕童发扬起了绅士风度。

十岁小囡当起了沪语考官 蓬莱路二小推出“上海闲话”等级考

图说:学生拿着考级证书

“我们鼓励老师在课堂以外,用上海话和孩子们交流,让孩子在学好普通话的同时,也能熟悉家乡的语言,了解家乡的文化。”曾经执教“沪语小课堂”的王瑾老师坦言,学校约有1/3的孩子家中并没有沪语氛围,更多的孩子虽然能听懂上海话,但讲起来总是结结巴巴,发音也不够地道。说起“社团”的“社”,“一只”的“只”,“大世界”的“大”这些常用字,孩子们的发音总是有些“洋泾浜”。在“沪语小课堂”校本教材中,数字读法、常用人称称谓、时间用语、天气话题、旅游景点等10个单元,涵盖日常生活各个方面,鼓励孩子勇敢为家乡上海代言。余祯希望,愿意参与沪语等级评测的孩子越来越多,在老城厢就读五年的孩子,都能带着一口软糯的上海话走出校园。

新民晚报记者 陆梓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