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宁波海洋天气预报_宁波天气48小时预报

11个月前 | 金刚王 | 74次围观

气象灾害_宁波市气象灾害防

二、气象灾害

宁波地处温带和亚热带交界处,既受北方和南方的冷暖空气影响,又受这两个系统相互作用影响,天气复杂多变,气象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危害严重。根据宁波实际情况,选取台风、暴雨洪涝、干旱、低温雨雪冰冻、高温、雷电、冰雹、大雾等作为气象灾害分析对象,常年资料统计时间为1971—2009年。

(一)台风

热带气旋(台风)是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急速旋转的大气涡旋,其强度以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划分为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六个等级。宁波地处浙江东部沿海,几乎每年都要受到台风的影响,其破坏力主要由强风、暴雨和风暴潮三个因素引起,是宁波破坏性最强的气象灾害之一。

图4.1宁波市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流程图

1956年第12号台风于8月1日半夜在象山县门前涂登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登陆我国大陆风力最强、破坏力最大、造成人员伤亡最多的台风。台风所经之处,拔树倒屋,摧毁交通、电讯设施。沿海狂风浪潮破堤,海水倒灌;内陆山洪暴发,江河漫溢,宁波各地遭灾严重,全市死亡3897人,重伤5957人。特别是台风登陆的象山县受灾最为惨重,南庄区门前涂海塘全线溃决,南庄平原纵深10千米一片汪洋,海水淹没农田11.66万亩,冲毁房屋77395间,死亡3402人,受伤5614人。

1997年8月18日、19日,第11号台风影响宁波,象山12级大风持续22小时,拍浪高度达10米以上;暴雨面广量大,特别是西南山区平均降雨量在200毫米以上;台风期间又逢农历七月半大潮汛,宁波市三江口潮位达3.31米,超过历史最高潮位(2.98米)和100年一遇潮位(3.22米)。风、雨、潮三碰头,造成全市受灾人口达206万人,损坏房屋22.49万间,其中倒塌2.6万间;死亡19人,牲畜死亡9.31万头;农作物受淹219.65万亩,其中成灾面积164万亩,绝收面积36.96万亩;冲毁桥涵123座,毁坏公路路基220.1千米;损坏堤防633.2千米,其中决口3379处,共长219.71千米,标准海塘损坏223千米(全毁119.6千米、严重受损103.4千米),损坏排涝碶闸140座,直接经济损失达45.43亿元。

以宁波市境内有1个以上台站(含1个)出现过程雨量≥200mm或阵风≥12级;或者过程雨量≥100mm并同时达到阵风≥10级,作为宁波严重影响台风的标准。1956—2009年,对宁波市有严重影响的台风共计68个,年均1.26个,最多的1962年有4个,有14年没有出现严重影响宁波的台风;从影响月份看,主要集中在7—9月,占总数的82%(图4.2、4.3)。

图4.2严重影响宁波的台风数年际分布图

图4.3严重影响宁波的台风数月际分布图

选取2005年大批自动气象站建站以来对宁波影响较大的台风个例,分析各站台风影响期间的极大风速与降水极值,对各站的风雨综合强度指数(I)进行计算。

式中,R为气象站(包括自动站)过程降水量,单位毫米,f 为气象站(包括自动站)过程极大风速,单位米每秒。I为某气象站风雨综合强度指数,A、B为降水、风速权重系数,分别取0.6542 和0.6848。x、 y分别为经过订正后的台风过程降水量与极大风速。

受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宁波各地的台风影响综合强度具有一定的差异,总体上南部强于北部,沿海强于内陆,老三区有东南部山体作为屏障,强度较小(图4.4)。

应用信息扩散理论对1987年到2009年宁波各县(市、区)台风直接经济损失占GDP比例进行概率风险分析表明,各县(市、区)经济损失风险等级中,象山、宁海及奉化作为宁波市南部沿海县(市),受台风登陆及影响相对频繁,受灾概率较高,经济损失风险达6%,基本为2年一遇;其次为鄞州、镇海、慈溪及北仑,经济损失风险2%,基本为3—6年一遇(图4.5)。

(二)暴雨洪涝

洪涝灾害是指通常所说的洪灾和涝灾的总称。暴雨是引发

图4.42005年以来宁波市台风影响综合强度地区分布图

洪涝灾害的直接因素,是宁波市发生比较频繁、危害比较严重的一种气象灾害,大范围的连续暴雨或雨量过分集中的特大暴雨,常造成山洪暴发、江河水位陡涨,甚至河堤决口、水库垮坝,造成人员伤亡、房屋倒塌,淹没工矿企业,破坏生产和交通运输、电力、通讯等设施,导致农作物大面积减产,使国家、集体和个人财产蒙受巨大损失。

图4.5宁波市台风直接经济损失占GDP比例概率分布图(单位:%)

宁波市洪涝灾害的暴雨主要由三类天气系统造成,即台风暴雨、梅雨锋暴雨和强对流暴雨。台风暴雨具有强度强、持续时间长、受地形影响大等特点,大暴雨或特大暴雨多为台风暴雨,易造成山洪、滑坡、泥石流、积涝等灾害。梅雨锋暴雨则强度弱、持续时间长、范围大,可在数天内连续出现暴雨天气,易造成积涝、滑坡等灾害。强对流暴雨具有历时短、强度强、范围小、突发性强等特点,易造成山洪、泥石流、低洼地积水等灾害。宁波市因暴雨洪涝受灾面积在200万亩以上的年份有1962、1992、1997、2000年四年。

1988年7月29日晚9时至30日上午9时,受海上热带云团影响,宁海、奉化、余姚、鄞州部分地区遭突发性特大暴雨袭击,宁海县黄坛、杨梅岭降雨分别为498毫米、350毫米,奉化市亭下、横山水库降雨分别为298毫米和242毫米,余姚四明山区降雨300毫米。在特大暴雨袭击下,宁海、奉化等地顿时水溢为患,大批山塘、水库、堤坝、桥梁及供电、通讯设施被洪水冲毁;300 个村庄、数万名群众受洪水围困,总受灾人口52.34万,其中无房、无粮、无衣的重灾户51643人,宁海城关、凫溪桥段、奉化大桥、奉化江口镇等地公路交通瘫痪;受淹农田3.33万公顷,倒房9478间,死亡183人,失踪194人,老三区三江口水流湍急,大道头浮桥禁行。累计直接经济损失近4亿元。

以日降水量≥50mm为暴雨标准,日降水量≥100mm为大暴雨标准,统计宁波市7个气象站每年出现的暴雨总数(站日),平均每站每年约3.5次暴雨、0.42次大暴雨,且都有增多的趋势(图4.6)。

图4.6宁波市暴雨次数年际分布图

从月际变化来看,宁波市一年四季均可出现暴雨、大暴雨,但主要集中在6—9月,大暴雨又以8—9月居多(图4.7)。

图4.7宁波市暴雨次数月际分布图

从空间分布看,四明山区尤其是鄞余交界处暴雨较为集中,象山港和三门湾内各有一个暴雨较少的地区(图4.8)。

(三)干旱

干旱是由于降水量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极不均匀,某地某段时间内降水量比常年同期明显偏少,土壤缺水,空气干燥,造成作物枯萎、人畜饮水不足等灾害现象。据有关部门统计,宁波市1949年以后干旱受灾面积超过100万亩的有7年,其中1961、1967、1971年成灾面积在200万亩以上。1967年宁波全区大旱,年降水量不足900mm,旱期长达100多天,由于当时水利设施差、农业用水占比大,受灾面积达203.2万亩,且全部成灾,姚江闸内干涸,江岸大面积塌坡,东钱湖湖底开裂,奉化江咸潮上溯至西坞。

图4.8宁波市年平均暴雨日数地区分布图(2006—2009年,除去台风暴雨)

宁波市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干旱,连年发生旱灾的情况也不少见,但出现频率高、对工农业生产影响大、危害重的则属出梅后的伏旱或夏秋连旱。通过对各气象站降水距平百分率干旱指标分析发现(表4.1),干旱的地域分布有明显差异,伏旱出现最多的是慈溪,出现概率为17.9%,其次是象山;秋旱出现概率最大的是象山(22.2%),其次为宁海;象山出现伏旱和秋旱的可能性高达37%,是宁波市最容易出现干旱的地区。

表4.1宁波市气象干旱出现概率表(单位:%)

采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气象干旱等级》GB/-2006)计算发现,有气象记录以来宁波市一年中最长干旱持续时间超过100天的有5年,出现概率为9.4%。随着宁波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长,对水资源的依赖程度也在增加,2003年至2004年,宁波遭遇连续干旱,造成了工农业用水紧张,偏远农村、海岛的居民生活用水困难宁波海洋天气预报,经济损失巨大。

(四)大风

我国气象上规定,当风力达8级或以上(即风速大于17m/s)时,称为大风。大风造成的灾害主要是由强风压引起,如遇低温等则灾情更重。2005年12月21日,受冷空气影响,内陆出现8~9级大风,宁波市江北区车站路、人民路、新马路等路段有10余株行道树被狂风吹倒,还有一些树木被吹得东倒西歪,不少地方的广告牌被风吹倒;沿海风力达10级,宁波保税区一集装箱堆场上的空集装箱被风吹落,砸死一名路人。低温大风对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仅慈溪市逍林镇就有800多个大棚被大风刮倒,大风过后,裸露在外面的茄子、青椒苗等蔬菜一天时间就被冻坏,损失惨重。

影响宁波市的大风大致可分为冷空气大风、台风、雷雨大风等。冷空气大风主要出现在冬春季节,具有范围广、时间长等特点,并伴随强降温过程;雷雨大风、龙卷风、低气压造成的大风多出现在春夏季,具有范围小、时间短、强度大、破坏严重等特点;台风则以夏秋季节出现为主。宁波西部为四明山,地形复杂,在天气系统过境时由于山脉作用,易发生强对流天气与局地大风。

统计常规气象站和自动气象站记录的极大风速资料发现,宁波市高山、海岛、沿海的大风天数较多,局地性较明显(图4.9)。

(五)低温雨雪冰冻

冬季至初春,受寒潮等影响,常出现低温冰冻、连阴雨雪、大风等灾害性天气。根据常规气象站及自动气象站日最低气温资料,并与海拔高程建立统计关系模型,结合DEM数据得到的宁波市日最低气温≤-3℃的低温日数地区分布图(如图4.10),可以看出,受海拔、纬度等因素影响,西部山区低温频次明显多于中东部平原及南部地区。

图4.9宁波市年平均大风日数地区分布图(2006—2009年)

当宁波市受到西南暖湿气流和北方冷空气共同影响时,如长时间维持低温天气,极易出现雨雪冰冻灾害,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对农业、交通、电力等敏感行业带来很大影响或损失。2008年1月中旬至2月上中旬,宁波市先后经历了4次雨雪天气,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了春运的顺利进行,四明山镇冰封达33天,雨雪冰冻灾害造成破坏的严重程度历史罕见,尤以电力、交通、农业为最,全市共有46万人受灾,农林业总损失7.8亿元,其中林业损失5.5亿元。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宁波市各站年均降雪日数、积雪日数有所减少(图4.11、图4.12)。

(六)高温

高温热浪灾害主要是指日最高气温35℃以上、生物体不能适应这种环境而引发各种灾害的现象。宁波市地处长三角南翼,由于受稳定而强大的副热带高压控制,盛夏季节经常会出现35℃以上的高温,且主要集中在7、8月份,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加剧,宁波市近年来高温日数有增多趋势(图4.13),中北部的平原为高温多发区(图4.14),市区周边及余姚为极端高温(38℃以上)多发区(图4.15)。

图4.10宁波市日最低气温≤-3℃的低温日数地区分布图(2006—2009年)

图4.11宁波市各站平均降雪日数年际分布图

图4.12宁波市各站平均积雪日数年际分布图

图4.13宁波市各站平均35℃以上高温日数年际分布图

图4.14宁波市35℃以上高温日数地区分布图(2006—2009年)

图4.15宁波市38℃以上高温日数地区分布图(2006—2009年)

(七)雷电

雷电是大气中发生的剧烈放电现象,也称雷暴,一般产生于对流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中,由于云内垂直方向的热力对流发展旺盛,不断发生起电和放电(闪电)现象,闪电通道上的空气温度骤升、水滴气化,短时间内空气迅速膨胀产生冲击波,导致强烈的雷鸣(打雷),由于云中电荷在地面上引起感应电荷,云底与地面之间就形成了“闪道”,闪电击地形成雷击,造成雷电灾害。

如2007年,宁波市因雷击死亡人数达10人。7月23日傍晚,雷电导致10余处红绿灯瘫痪,数十起电力故障,14个航班延误,宁波市区启文路一家工厂的办公大楼因雷击起火,保险公司为此支付了1168.79万元赔款,余姚市也有多地因雷击发生火灾。8月28日,市六区及宁海先后出现了短时暴雨和强雷电,1人遭雷击身亡,全市共有65条10千伏配电线路、9条35千伏送电线路相继遭到雷击跳闸,其中鄞州梅墟一台35千伏主变压器遭雷击受损严重。

宁波常年平均雷暴日一般在30~40天,宁海略多于40天,沿海略少于30天,各站平均最多的是1975年为48.9天,最少的1978年为19.9天(图4.16)。雷暴一般出现在每年的3—9月,其中以7、8月最多,占总雷暴日的47.9%(图4.17)。

根据浙江省雷电探测网提供的地闪资料,将宁波境内数据投影在100m×100m的单元网格中计算地闪密度,可以发现,雷电多发区有一定的局地性,且总体上北部略多于南部(图4.18)。

图4.16宁波市各站平均雷暴日数年际分布图

图4.17宁波市各站平均雷暴日数月际分布图

图4.18宁波市2009年地闪次数地区分布图

(八)冰雹

冰雹是从发展强盛的积雨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冰球或冰块,其直径一般为5~50毫米,大的可达30厘米以上,常给国民经济、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危害。宁波地区冰雹的出现一般均伴随大风、龙卷、雷暴等强对流天气,其气象成因主要与大气环流背景有关。每年3、4月份,西风槽盛行,低空急流经常出现,冷暖空气活动异常剧烈,易出现强对流天气和冰雹;5、6月份,冷暖空气交替较为频繁,对流旺盛,极易形成冰雹云,尤其是中午至傍晚热对流旺盛,有利于冰雹的形成;7、8月份,由于处在副热带高压边缘,易受热带辐合带上的热低压、台风、台风倒槽和东风波影响宁波海洋天气预报,不稳定天气多发,易出现冰雹。

全市最早出现冰雹是1974年3月7日,地点在鄞州、北仑、石浦,最迟出现是1976年9月2日在鄞州。1998年4月5日,余姚、慈溪、镇海等不少地方出现了雷雨大风和冰雹,历时5至25分钟,慈溪市掌起镇一带的冰雹普遍有乒乓球大小,大的如拳头,该镇上宅村绝大多数民房上的瓦片被打得粉碎。这次冰雹造成慈溪市农业受灾面积10万亩左右,民房受损10802间,直接经济损失约4779万元。

从常规气象站观测到的冰雹资料来看,最多的1974年、1981年有4个站观测到冰雹,39年当中有17年没有观测到冰雹;春季为冰雹多发季节,夏季次之(图4.19、图4.20)。

图4.19宁波市冰雹站次总数年际分布图

图4.20宁波市冰雹站次总数月际分布图

(九)大雾

雾是空气中水汽达到或接近饱和,在近地层空气中凝结成悬浮着的大量小水滴或冰晶微粒,使人的视野模糊不清时的天气现象。当水平能见距离降到1000米以下时称为大雾,能见距离不足500米时称为浓雾,能见距离不足200米时称为强浓雾。雾一般通过两种途径形成:一是当近地层空气温度降低,使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产生凝结或凝华,从而形成平流雾、辐射雾、上坡雾等;二是空气中水汽增加并逐渐达到饱和产生凝结,从而形成蒸发雾、锋面雾、生物雾等。

从雾日数的年际变化来看(图4.21),最多的1980年各站平均雾日数超过了40天;2003年以来,年雾日数均在21天以下,呈减少的态势。从雾日数的月际分布来看(图4.22),雾在各个月份均有出现,冬春季出现频率相对较高,夏季出现较少。

图4.21宁波市各站平均雾日数年际分布图

图4.22宁波市各站平均雾日数月际分布图

本文发布于http://www.jgmcp.com/ 转载请注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