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女人阳虚湿热_阴虚湿热体质吃什么参_阴虚湿热吃什么中药

11个月前 | 金刚王 | 48次围观

中医来说,比较难处理的病证之一是阴虚与湿热同时存在。

中医有句话:阳虚易补,阴虚难填。

意思是滋养自身的津液、血液、生理代谢正常所需的水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着急,不可一蹴而就。

中医还有句话:湿热如油裹面,难分难解。

意思是人身体内部的湿与热一旦结合,就像菜油跟面粉裹在一起,不但分不开,还黏糊糊的甩不掉。

阴虚需要滋阴,生津,等于给干涸的农田灌溉清水;

湿热需要清热燥湿(化湿),等于把蓄积了污水的渠道排干。

一个要水,一个不要水,

在治法上是相反的。

所以阴虚与湿热并存不好治。也可能治不好。

哪些情况下,人的身体容易发生这种相反的状态呢?

一类是慢性疲劳综合征,或者亚健康状态的人。

这类人长期工作压力大,久坐不动,缺乏体育锻炼,经常吃外卖餐或者应酬餐。

劳作耗气,久坐伤肉,四肢不动,中焦为湿浊所困,郁而化热女人阳虚湿热,自身的阳气、清气被一团湿浊污秽困住了,不能向上升发。

严格地说,这种情况以气虚为主,阴虚为辅,同时伴有湿热。

这类人群常出现全身酸楚、沉重,感觉没劲,午后或者用餐后犯困,工作效率下降,记忆力下降,或者午后头晕头痛,昏昏欲睡。但夜里该睡觉的时候,却难以入睡,或入睡后多梦。舌淡暗,苔腻(黄或白),脉细或濡。

还有一类是夏天出现的“苦夏”症女人阳虚湿热,中医叫疰夏。

或者发生在大病一场的恢复阶段,中医叫余邪未清。

由于暑热伤阴,或者大病湿气热病伤阴,维持自身正常生理功能的水液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但是暑邪或者温热邪气又没有清除,裹着湿气残留在体内。这时候机体处于“整体缺水干涸,局部废水蓄积”的状态,也就是阴虚与湿热并存。

这类人群常常感觉身体发热,测体温并不高,口渴明显,但不喜欢喝太多水,喝多了水反而难受。身体沉重、疲乏、气短、食欲差,明明各项指标提示身体没有太大问题,但不能进行正常的工作和学习。舌红,苔腻,舌苔有剥脱,或者舌苔一部分厚,一部分少,在舌面分布不均匀;脉细滑。

如果阴虚或气阴两虚,与湿热并存,病人做很多理化检查可能也查不出问题,吃很多药可能也解决不了身体的难受感。

同时解决阴虚和湿热,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

一般我的解决办法有两种。

一种是先疏导、清化湿热,再补气养阴。

好比先将渠道里淤积的废水排干,疏通渠道,再引水灌溉农田。

这里有个口诀叫“苔腻温胆,不腻杞菊”。

意思是但凡见到病人舌苔腻,就是还有湿气没清理干净,就用温胆汤化湿;

等舌苔变薄不腻了,再用杞菊地黄汤滋阴。

第二种方法是以益气养阴为主,同时兼顾清热化湿(利湿)。

李东垣的方剂黄芪人参汤是治疗暑伤元气,气阴两虚,并有湿热的代表方剂。

临床使用效果非常好。

他的组方思路是 火与元气不两立。

认为人体之所以有阴火,有湿热,是由于自身元气亏虚,推动各项生理机能的源头缺乏动力所导致。

待自身元气补足,充沛了,身体内部就会像有一台发动机一样,

自动启动身体的“调温”、“除湿”功能,

湿热自然就祛除了。

黄芪人参汤原方:

黄芪(一钱,如自汗过多,更加一钱) 升麻(六分)人参(去芦) 橘皮(不去白) 麦门冬(去心)苍术(无汗更加五分)白术(以上各五分)黄柏(酒洗,以救水之源) 炒曲(以上三分)当归身(酒洗) 炙甘草(以上各二分) 五味子(九个)

这个处方很精妙,把五脏都照顾到了,以补中气为主。

黄芪、人参大补元气;入肺、脾。

麦冬、五味子养阴;入肺、胃。

当归养血,亦是养阴;入肝、心。

黄柏清热;入肾。

陈皮、苍术、白术化湿;入脾胃。

神曲助中焦运化;入胃。

升麻升清气。使清升浊降。

李东垣的组方思路对治疗各种慢性病、缠绵不愈的病,非常有帮助。

因为大部分慢性病都表现为虚实夹杂,

李东垣的思路是补虚祛实,以补助泄。对慢病体质非常有益处。

但凡是身体长期疲劳感,痠楚感,说不清楚的不舒服感,观察舌头上总有腻苔,多数就是因为阴虚或气阴两虚,同时伴有湿热。

这时不管体检有没有异常,用以上所述的两个方法,多数都可以恢复健康。

本文发布于http://www.jgmcp.com/ 转载请注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