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在中韩员工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知易行难

2年前 | 金刚王 | 252次围观

翻译青年说丨我与朝鲜语的十年2021/12/17 17:13:31来源:CATTI中心

(作者:陈美洁,朝鲜语/韩国语二级翻译,曾任职于中国网,累计翻译各类稿件100万字以上,主要翻译作品有综艺节目《惊人的星期六》等。目前攻读博士学位中。)

2011年9月,我考上广西师范大学朝鲜语专业。那时候我对朝鲜语几乎一无所知,拿到课本的头一天,书页上一串串的文字符号仿佛“天书”。4年来,我跟这一串串文字符号打了无数次交道,从“难解的天书”到“亲切的朋友”,我对于朝鲜语,对于韩国都有了更多的了解。

2015年6月,刚刚大学毕业的我在乐金显示(广州)有限公司工作了一个暑期。在学校学习时,我专注于课堂,坚持“先输入,后输出”,牢牢把握课堂知识,以此在考试中获得高分。因此,我一直觉得朝鲜语的听说读写并不是什么难事儿。但是,这次暑期翻译实践,让我遇到了翻译生涯的第一道难关。

乐金显示(广州)有限公司是韩国TFT-LCD供应商LG 在海外的其中一家模组工厂。员工来自韩国和中国的各地地区。作为品质部的一名口译译员,我需要在中韩员工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知易行难朝鲜语 日常用语,我首先要克服的第一关,就是方言。这家公司外派的韩国籍技术员工大多来自于韩国的庆尚北道。庆尚北道的方言正如中国的东北话之于普通话,在语音语调和遣词造句上与标准用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加之技术员工多为青中年男性,嗓音较为低沉。与我熟悉的高校女老师的清亮音色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情况下,我又使出了我的老法子。先听,后说。工作时间听韩国同事之间聊天,工作之余主动找一些带有庆尚北道方言的影视剧来看。适应了两周之后,与韩国的“东北老大哥”“唠嗑”已经不是难题了。

但还有一座更大的山拦在我的面前,那就是行业术语。其实对每一个纯语言专业出身的人来说,都会有“只懂语言”的短板。事实上,对初出校门的语言学生来说,这块短板应该称之为“只懂日常会话”才更加贴切。大家毕业进入金融行业、电商行业等各个领域工作之后,便不可避免地接触到大量新鲜词汇。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涉及到一个行业的一个细分领域,再到细分领域里的产品、产品部件,或者商品、商品特性都是一门学问。

就拿我从事的制造业来说,乐金显示(广州)公司主要从事包括电视、电脑液晶显示屏在内的电子零部件的生产。而我所在的品质部,作为把控产品质量的重要部门,光懂得液晶显示屏的尺寸、分类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熟记各种品质相关的判定术语。一块液晶显示屏出现了质量问题,是出现了划痕还是斑点?一条生产线上的多块液晶显示屏出现质量问题,是机器清洗不到位,还是环境粉尘过量,都要一一沟通清楚,留下记录。

一开始,车间里的机器嗡嗡嗡,我的脑袋也跟着嗡嗡嗡。新员工手册里的专业词汇是又多又陌生,我则是看得又慢又吃力。新的环境加上由挫败感衍生出的畏难情绪,导致我的工作进度一度十分缓慢。在部门例会上,我每每耳朵听到对方说了三句,笔下勉强速记两句,才磕磕巴巴翻出一句。有一回,韩国部长发现我埋头写好一会儿才往外蹦出一句话,还误以为我是开小差在本子上涂鸦,会后还特地要走了我的速记本,发现真的是会议笔记才罢休。

经过这件事,我终于下定决心,直面困难,誓要啃下这块“硬骨头”,我主动向同部门的翻译寻求帮助,单独整理出本部门用得较多的一些专业词汇。我还主动揽下部门的书面报告翻译,不再只靠听和看,而是从“烂笔头”做起,一点一滴地记忆。慢慢地,部门汇报的PPT上出现了我熟悉的词,同事不再需要中途停下向我解释一些术语,我也不再一听到“开会”就想逃。

正因为有了这段经历,2017年9月,我在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攻读硕士期间,也保持着对翻译行业,尤其是对口译行业的敬畏。因为我深知口译人员承受的压力和背后所付出的努力,正所谓“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对时刻需要学习新知识,调整自身状态的口译译员来说也同样适用。

2017年7月,研究生毕业后,我进入外文局下属的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工作。主要负责中国网韩文版的新闻编译。中国网作为国家重点新闻网站,开设有10个语种11个文版,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这又对我的翻译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朝鲜语 日常用语,不单要翻得准确,还要翻得地道,同时符合新闻体裁,让韩国读者读起来省时省力,真正达到信、达、雅的境界。由于我研究生阶段主要学习的是中韩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虽然研二在朝鲜日报北京支局实习了半年,但主要担任外派员日常采访的陪同翻译,书面的新闻翻译接触较少,初期翻译出来的语句总是不够简洁凝练。好在中国网的中、韩籍同事们不仅外语基础扎实,还懂政治,懂对外宣传,一步步地引领我走进了外宣的队伍中。

长久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掌握着舆论的主场。如何让世界各国人民听见中国,了解中国,是一个十分重要且亟待解决的课题。今年,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作为外宣队伍中的一员,翻译能力似乎只是一项“基础技能”,还需要额外习得“认清外宣形势,牢记外宣重任,探索外宣手段”的“附加技能”。

那么,如何才能讲好中国故事呢?举个简单的例子,新闻报道里常常能听到的“做好……需要做到……,……,……三个XX。”这类句子,中文表达相对凝练,但翻译成韩文之后就会变得十分冗长,既不符合新闻体裁的表达特点,也让韩国读者望而生畏。此外,随着、推特、ins等社交媒体平台的兴起,人们更倾向于阅读更富有视觉冲击力,短短几分钟内便能浏览完毕的动态。因此,一篇新闻的标题或者一句摘要的翻译就变得尤为重要。一个地道的标题,一张合适的配图或一段配有字幕的短视频,便可以吸引更多的人观看。并且相较于政治、经济方面的新闻,国外网民们更爱关注文化、旅游方面的新闻,这说明好的选材也能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这些翻译小技巧,光靠书本知识是不够的。前期可以通过大量阅读韩媒新闻,了解其写作特点和韩国读者的阅读习惯,一步步进行总结归纳,最终运用到我们的翻译中来。值得注意的是,在与外国网友进行交流互动或者新闻编译的时候,还需要我们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坚定政治立场。所谓“外交无小事”,外宣也是如此。比如,有时会看到“朝鲜”翻译成“北韩”,“朝鲜半岛”翻译成“韩半岛”的现象,就真是太不应该了。

时间来到2021年10月,我与朝鲜语相伴竟已有10年的时光。10年里,我畏惧过,挑战过,中途也曾遇到过瓶颈,也曾想过放弃它。但唯独没有停止的是学习它和运用它。正如翻译家傅雷先生所言:“一切学问没有速成的,尤其是语言。”翻译这门学问,还需热爱它的每一个人不忘初心,做到脚踏实地,放眼世界,学以致用,才能为中外友好贡献出一份力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