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网络语言凭借着“谐音”现象分析,你了解多少?

2年前 | 金刚王 | 229次围观

摘要:网络语言凭借着形象、生动、幽默搞笑等特点吸引着广大网民的高度关注与追捧。但是,透过现象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词语严重冲击着语言的规范性。另外,这种谐音现象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文化走向。本文针对当前网络用语中的“谐音”现象进行分析。

关键词:网络用语 谐音 现象分析

当今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人们了解社会的重要平台,成为未来信息传播的主体。网络语言凭借着自身的魅力加上通俗易懂的特点已经迅速地走入到广大网民的生活当中,其中“谐音语言”就成为了网友们热衷的一种语言。

一、汉语字词的谐音

(一)普通话中词语的谐音应用

目前,网络中经常会发现这样的词语,如“斑竹”、“驴友”等,如果是第一次遇到,可能会觉得莫名其妙。其实,仔细想想,就会知道,“斑竹”是版主的意思,“驴友”是旅友的意思。当明白其要表达的意思之后,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并会觉得比较有趣。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词都只是含有搞笑的成分,还有一些网络用字歪曲了原汉语词汇的本意,并带有一定的讽刺意味,例如:“闲”妻良母。这对于汉语词汇的学习必然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用方言词语谐音:用以谐音的字在方言中

很多人在网上看到自己当地的方言都会感到很亲切,这也启发了一部分网友,他们利用某些地区的方言的谐音,组建成了新的网络语言,比如:“人”会说成“银”:“没有”会说成“木有”等。虽让人感到亲切、有趣,但是,在有些时候,很多人之间也会因此出现了一定的沟通障碍,因为,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彼此对对方的方言不了解,很难联系到这些词语是方言的谐音。

二、外语的谐音表达

(一)英语一汉语谐音

很多人喜欢用汉语词汇的发音来表达一些英文单词,例如:Sweat,思维特,I love you,爱老虎油等等。这样从某种程度上讲,可以使得我国的网络修辞更加具有国际化,使得英汉结合,而且,在网络的大力推崇中,很多娱乐节目的主持人也是对其偏爱有加。像“粉丝”就是fans的汉语谐音,这已经不仅仅出现在网络上,更是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日常用语。但是,在有些方面,一些谐音也导致了一些误会的产生,例如:e-mail本来是网络邮件的意思,但是,却被谐音成了“伊妹儿”,这个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些暖昧的关系,为正常的邮件网络造成一定的困扰。

(二)英语一英语谐音

这种谐音方式,是用一种英文来表达另一种英文。往往是英文词组的开头字母组合,例如:by the way―btw。这种谐音的方式被使用的概率并不是很高,因为,其对网民的英语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很难被普通民众所接受。而且,很多词组的开头字母都是一样的,这样很容易造成一定的误解,使得接受者不知所措。例如:cu可以表达see you。也可以表达 you。

三、其他谐音

(一)数字谐音汉语词组

还有一些谐音形式就是利用一些数字的编排,来表达一些汉语意思。例如:,代表一生一世就爱你:,代表爱你想你久久久;51396,代表我要睡觉啦等等。这种谐音的使用,可以帮助网民提高打字的速度,还可以表达一些难以开口的话,因此,深受网民的喜爱。另外,因为任何一台电脑都带有数字键盘,而是对输入法没有限定,所以用起来简单方便。

(二)谐音为字母、数字、符号的混合物

很多网民还将字母、数字和符号进行混用,例如:Thank you――3Q:加油――+U:“^_^”――不必转头就可以看的笑脸:等等――==,用字母、数字、符号的混合物谐音虽然会比较难以阅读,但却使网络语言非常抢眼。如果说前面介绍的几种网络词汇谐音表达比较单一,那么这种表达方式就是可以实现花样繁多,让你眼花缭乱。对于现代人的表现欲望给予了充分的满足。

四、对我国文化的影响

网络语言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自身也在进行着不断的更新换代。一方面,网络本身具有的开放性,为网络谐音的发展提供的非常好的平台,并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其成为了网络语言使用过程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种语言形式。另外,网络上的很多资源除了一些机密之外都是共享模式,这对于国际间的沟通更加的有利。凭借着网络的传播躬耕,我国和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的紧密,相互之间的交流更为频繁,这间接地对我国的语言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网络谐音的修辞手法就是很好的体现。但是英语日常用语中文谐音,尽管网络谐音对于我国的文化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我们仍然要看到,随着其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被使用的频率非常高,在潜意识中影响到了人们的语言运用方式,语言的规范性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并且,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为了更好更准确地使用它,我们必须把网络谐音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民族等各种因素考虑进来,把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思考未来的文化走向。

(一)任何新的文化现象必然植根于已有的文化之中

任何时候,无论是以什么形式出现的文化现象英语日常用语中文谐音,都不可避免地混有很多不良因素在里面。网络新谐音词的跟风就如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上的青年人对西方流行音乐、长头发、喇叭裤的模仿,虽然流行了一段时间,但是由于与我国原有的服饰习惯、审美习惯不同,长头发、喇叭裤流行了一段时间以后就很快消失了。

(二)在方便、快捷的同时不能失去信息传递的文化准确性

有些网络谐音新词在网络中流传的速度极为迅速,所造成的影响常常也很大,但事后一查究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以至到现在社会中许多人干脆把网络归结为一个虚拟的世界,完全不可相信的世界。

(三)网络新谐音词必然经历一个快速的淘汰、筛选过程

如果网络谐音语言不能在大众中传播,只是少数人的孤芳自赏,那么很快就会在传播的过程中消失。在人类文化史上,少数的精英的作品只有走向大众才有它的文化价值。最后,我想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来概括我的思考:“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当然这里的“文”不仅仅是“文采”之“文”,更是“文化”之“文”。

发表评论